地 址:四川省遂寧市經濟開發區玉龍路500號
電 話:0825-5895595
傳 真:0825-5895592
郵 編:629000
郵 箱:kewangsccn@163.com
2011獸藥新藥源的最新開發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日期:2011/5/15 瀏覽次數:4818
1.2變害為益,挖掘新藥源
農作物中有許多雜草就是中藥,例如菟絲子是小麥的大敵,但卻有明顯的溫腎壯陽作用,狼毒是草原的毒瘤,但卻是殺蟲治惡瘡的良藥。在植物界被列為危害農作物的雜草中還有很多如菟絲子、狼毒一樣具有良好的藥物作用的植物,問題在于如何檢測收集和加工利用。這是變害為益,開拓藥源的一個建議。據悉,前幾年南京農業大學雜草研究室的李揚漢教授深入這方面的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獸醫藥研究所宋曉平博士對狼毒的毒理作用,正立題攻克,估計前景輝煌。
2開發中藥有效部位,配伍新藥模式
隨著科學發展,中藥有效部位逐漸被發現和提純,目前市場已有這類產品供應。中獸藥界在這方面的研究較為滯后,僅僅在治療疾病目標化和配伍比例優選化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作者曾用蜂膠提取液配伍淫羊藿提取液作為免疫佐劑用于治療雞法氏囊病。在試驗過程也對其配伍比例優選化作了一些嘗試。最近南農中獸醫碩士研究生,根據中藥用藥理論,選用黃芪、白花蛇舌草、黨參三味中藥的提取物進行配伍比例的試驗,研究該方治療雞病毒疾病的療效及其安全性。
據悉有些獸藥廠正在嘗試選用市
在提高療效和減少藥量。
3中藥提單體,西藥效氣味,中西結合開發新藥劑
上個世紀,有些科學工作者,從中藥中提取一些已被公認的有效單體,制成成品供應市場,如魚腥素、仙鶴草酚、青蒿素、柴胡酮、靛紅、穿心蓮酯、三尖杉堿、山莨菪堿(654-2)、雙黃連素等。按中(獸)醫藥理論,它們分別具有清熱解毒、殺蟲和活血化瘀的作用,按現代醫藥學的研究,認為它們分別具抗菌消炎、退熱殺蟲、擴散微循環的作用,這就是所謂中藥西制。回顧中藥應用的歷史,現有一些常用中藥如乳香、沒藥、羌活、番瀉葉等早先也是舶來品,是通過我們不斷臨床實踐發展成為中藥的。時至今日,能否仿先人之道,將常用有效西藥仔細研究,歸納為四氣五味、臟腑歸經等中藥之理呢?按萬物均由氣構成的中(獸) 醫理論,西藥與中藥一樣也存在四氣五味、升降沉浮,作用于機體,會對氣血陰陽發生影響。這樣的現象,在臨床上比比皆是,是回避不了的。動物“證候”造模也常常使用西藥。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將中藥單體和單體西藥按照中醫理論相互配伍形成新的方藥,這樣既可豐富了中(獸)醫的治療手段,又可發展西藥的辨證論治,是一條可取的中西結合之道。作者曾選擇具有清熱解毒的魚腥草素配合具有促進微循環
上一條:畜禽水產打響“綠色”品牌
下一條:我的獸藥網絡營銷觀